百万身价全是保险有必要吗(吃土买保险的安全感)

有人说,20岁那年,江湖是鲜衣怒马,还有一朝看尽长安花;30岁那年,江湖是衣食住行,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杨琳晗今年27岁。3年来,重疾险、意外险、大病险、百万医疗险被她配了个齐。她笑称自己是“百万傍身”的人,即便出个啥岔子,好歹还有100万元能马上送到家人手里。

随着第一批90后正式步入30岁阵营,不敢穷、不敢生病成了某种“共识”,似乎稍一出错,安全感就会旋即崩塌。微博上有一个讨论话题,#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讨论人数高达10.8万人次。

因为惜命,继火锅配酵素、保温杯配枸杞之后,“保险”二字被年轻人列入了生活清单,“一边穷到吃土,一边给‘安全感’买单”。

“好歹是百万身家的人

和老年人买保健品一样,年轻人买保险,图个安全感。

3年前,24岁的杨琳晗在深圳工作,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朋友。第二次见面,杨琳晗就从对方那里购买了重疾险,每年缴费3万多元,连续缴30年。

“也没有太了解(重疾险),看病花费在10万元以上的应该就是重疾了吧,比如开胸开颅手术、心脏搭桥手术。”联想到之前父亲出车祸时需要家里先垫付医药费,再按比例报销,以及患病的亲戚在朋友圈众筹,杨琳晗觉得,买个保险,好歹不至于因病致贫。

从深圳回到西安老家后,杨琳晗又陆续配齐了医疗险、大病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等等,所有加起来,一年的保费总额接近4万元,占到她工资的1/4。

90后,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随着父母陆续进入退休年龄,他们开始发现,自己成了父母养老的“第一责任人”,“随时准备承担责任”成了常态。购买保险,成了他们兜底人生、转移风险的某种手段。

根据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90后保障报告》,有八成的90后认为保险可以提升安全感,超过一半的受访90后认为,除了医保社保之外,一个人至少需要3份以上的商业保险。

今年25岁的方佩婷也给自己配置了重疾险、意外险、百万医疗险和财险,但与杨琳晗不同的是,方佩婷的父母表示很支持。方佩婷大二那年,妈妈的保险销售推荐方佩婷买重疾险,60年期限,每年缴4000元。“人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方佩婷说。

石先生(知乎名“肆大财子”)从事保险行业已9年有余,据他介绍,平日里接触到的客户以年轻白领为主,主要偏城市中产。“在缴纳社保的基础上,大家最常购买的是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价格便宜、门槛低。”知乎保险大V李元霸说,关注他账号的男女用户比例为4﹕6,以年轻女性居多,“特别是刚生完小孩的”。

安全感

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买保险,是因为他们身体不如老一辈吗?该问题收获了22万余次浏览。

百万身价全是保险有必要吗(吃土买保险的安全感)

图源:网络截图

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尽管从身高这类显性指标来看,这一代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但同样无法忽视的事实是:疾病年轻化趋势正在“蔓延”。

早前,《2020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白领体检异常比例高达99.66%。更早些时候,丁香医生在《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里指出,在70前、70后、80后、90后这四个年龄段的公众中,年龄越小,对自己健康状态的打分越低;脱发、肠胃不好、皮肤状态差、妇科等问题在年轻人中较为普遍。

百万身价全是保险有必要吗(吃土买保险的安全感)

上海职场白领体检异常率变化趋势。图源:《2020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

当然,也有人回答:身体倒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安全感和价值感不如老一辈了。

“单位也给缴六险一金,一个月几百块钱,可是一旦离开公司,这个保障就给断了。”说实话,杨琳晗对保险、险种、条款等等都谈不上了解,但她相信,保险已经有了数百年历史,是靠谱的,其靠谱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工作本身。

也是鉴于此,即便身边所有人都觉得她“不可理喻”,她还是坚持着。“有了保险,就算是生一场大病,就算几年不工作,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再不济,假使自己出了啥意外,也还有100万元能直接送到家人手里,“算是对父母有个交代了”。

而对于方佩婷来说,母亲的生病,让她更加意识到保险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几年前,母亲得了癌症,总共花了20万元,部分用药是进口药,医保报不了。“幸好我妈买了不同的险种,上一家报不完的费用下一家接着报。”方佩婷说。

最终,除去医保和商业保险,方家自付了3万元左右。“如果没有保险,20万元对于我们家真不算小数目。”最近,方佩婷考虑新买一款惠民消费险,每年保费200元不到,如果一年内没有生大病,相当于钱被收走,如果生病则实报实销。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像方佩婷、杨琳晗一样的年轻人试图通过保险避免致贫。

买的没有卖的精?

但在更多人眼里,“坑”多、理赔难是横亘在用户和保单中间的鸿沟。

“只有到了报销环节,一些签合同时没注意到的问题才会显现出来。”方佩婷以药品报销举例,假定保险合同里约定了“ABC三种药可以报销”,那么,超过范围的其他用药都不能报销。“关键就在于,也不是学医的,根本无从得知保险合同里约定的是不是医生常开的药。”

根据《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仅有10.8%的居民持有商业保险,远低于邻国日本。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助理教授王吉元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信息不对称”。过去,在投保人眼里,保险销售兼任“专家”的角色,“有任何疑问,问他们就行”。但事实上,保险销售的推销术语并非完全站在投保人的角度。

都说保险赚的是概率的钱,王吉元从专业角度肯定了这种说法:“保险精算师工资不低,干的就是测算保费的活儿。”投保人每年缴纳的保费分为纯保费和附加费,前者由精算师测算得出,一般根据历史概率,有相对规范的规程;后者则包括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保险理赔过程中的费用支出等。

王吉元说:“保险行业有一个规律,越‘标准’的险种,利润空间越小,比如寿险。”为此,保险产品组合、创意型产品、低价型产品被各公司熟练使用,用以抢占市场、平衡利润。

但在投保人眼里,“划算”才是硬道理。王吉元将这种心理归结于保险的“消费性质”:“毕竟是花了钱,如果没发生事故,就意味着‘打水漂’了。”

或许正是摸清了这种心理,近些年返还型保险大有市场。方佩婷购买的重疾险即是如此:从20岁到80岁,每年缴纳4000元保费,如果到80岁没发生任何理赔,保险公司将返还18万元。“考虑到通货膨胀,60年之后,18万元应该已经不值钱了吧。”道理方佩婷都知道,但“钱还能拿回来”这个说辞有时是某种自我安慰。

“听上去是一个很迷人的说法,每年在基础保费的基础上再多交一些钱,一定的年限之后可以返还,但事实上,多交的这部分钱已经不再具备保险功能了,往往投资回报也比较低,只是给人一种心理安慰。”王吉元坦言,自己买保险时倾向于“最基础款”,主要有保障功能就行了。

如果有两个方案,方案一:花1万元购买保费返还型产品,期限20年。如果发生事故,可以拿到50万元赔偿;如果没有发生事故,20年之后能拿回11500元。方案二:花2000元购买非返还型产品,保额同样是50万元,如果没有发生事故,保费相当于“打水漂”。

“有些人会选择方案一,因为觉得心里平衡。但如果是方案二,用剩下的8000元去投资,即便是3%的投资收益,20年之后还能拿到12800元,比11500元是要多的。”在李元霸看来,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

“不买保险,也行吧”

“如果把钱存定期,利滚利,几十年之后的总额也和买保险的理赔金差不多了吧。”今年25岁的黄萌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属于对保险极度不信任的一类人。在她的概念里,花几十块钱买个航空意外险还行,一年花上万块钱配齐人身险显然不太行。

“大家觉得风险不值钱,消除风险也不值钱。”王吉元如是揣摩。根据王吉元的介绍,保险起源于“共同海损”,也就是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写到的海上保险,所谓“一人为众,众人为一”。

早年间,思想家胡适将保险的意义定义为“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

而今天,在大量的保险产品面前,买不买是个问题,买哪一款也无从下手。

“未来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可能,‘提供保险购买建议’成为一个独立且中立的职业,类似国外的‘税务咨询师’,金融领域的‘基金经理’。”在王吉元看来,投保人向保险咨询支付一笔小额的费用,对方负责综合投保人的财务状况、身体情况,以及保险产品的特点、“雷”点来进行推荐。

而在独立的保险咨询成为趋势以前,王吉元认为,买保险,买卖的是风险,但“风险这个东西非常不确定”,只能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到更多细节。

综合9年从业经验,石先生则总结出一些“合同中特别需要留意的点”。保险买卖的是风险,除了保额、保费、保障期限这些基础信息之外,要着重关注保障责任、免责条款、核保这三点。“不懂保险专业术语也没关系,打电话问保险公司,要确保打电话时录音,反复确定模糊点。”

配置保险本身是一个金融理财的过程,也是经济文明的体现,但王吉元也坦言,“谈保色变”无可非议。“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买保险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花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

所谓相关知识,并非保险的专业概念,而是通过了解购买保险的整个过程来摸清自己的经济实力如何,自己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哪些。王吉元说:“对自己的财力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不至于等到真的发生意外再去求助社会,这是一个不太有效的想法。”

至少了解保险知识还有另外一个“溢出效应”:低价化解风险。王吉元举例说,假使觉得重疾险保费太高,没必要花那些钱,可以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比如健康饮食、多运动。“省钱往往会成为促使一个人改变的动因,很多风险也完全可以从日常的小细节中被化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琳晗、方佩婷、黄萌均为化名)

(0)

相关推荐

  • 我的房屋抵押预告登记证能办理贷款吗安全吗(房屋抵押预告登记证明)

    按揭贷款需要将抵押物登记到抵押权人(银行)名下。所以应该是需要的。如住房按揭贷款,由于前期没有办妥房产证而不能办理他项权证得情况下,银行就会让抵押人(借款人)通过登记机构(房管局)将房产做预告抵押登记,凭预告抵押登记证办理贷款。

    最新资讯 2023年10月23日
    119
  • 兰州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和时间表(兰州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和时间要求)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指借款申请人向兰州银行申请的,用于购买新建或初次交易商品房,并以所购房屋作为抵押担保的按揭贷款业务。 一、贷款特点 1、期限长-最长期限达25年; 2、额度高-最高贷款金额可达到所购住房市场价值的70%; 3、还款方式灵活-提供多种还款方式及特色还款服务,借款人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 4、贷后服务便捷-提供便捷的还款、贷款要素变更等服务。 二…

    2023年11月12日
    354
  • 重庆私人飞机名单(重庆私人飞机俱乐部)

    1、重庆私人买飞机可办按揭。 2、海航重庆营业部昨(22)日宣布,重庆市是内地首个正式试点该模式的城市。 3、私人飞机一般在2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一次性付款较为困难。个人首付30%的费用后,剩余的70%可分期偿还,年限由买方与飞机租赁公司自行协商

    最新资讯 2023年10月24日
    179
  • 失业金怎么算怎么领取(领取失业金会影响社保吗)

    有工作单位的人参加社保都会缴纳失业保险,一旦失业,满足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就会按照规定领取一定的失业金,但是,有少数人不知道失业金是如何计算的,下面小编就通过本文给大家讲一讲,失业金怎么算?失业金怎么领取? 一、失业金怎么算 失业金是按照缴纳失业保险费用的年限和领取标准进行计算的。 失业保险交满一年以上才可以领取失业金,一般是交满1年可以领取2个月的失业金,…

    2022年12月30日
    234
  • 业内人士曝光保险套路,所有人都惊到了!

    新年伊始,好多朋友都制定了自己的2019年度计划,很多人在今年的开始为自己做一份全方面的保险规划,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但小司觉得你要是没看完这篇防坑攻略,还是先别冲动消费哈。 啥?你说买保险之前还要看防坑攻略?当然了,这跟你们小姑娘买护肤品之前先要做攻略是一样的,毕竟一款产品不可能适合所有人,想挑到最合适的产品,先要跳过一些“坑”,然后抓准自己的诉求,就可以…

    2023年1月11日
    198
  • 保险到期后退保能退多少?有损失吗?

    随着保险的重要性被大家所知晓,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购买保险,但是一份保险是有年限,并且在不同的时间里面申请退保,所退还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保险到期后退保能退多少?可退还本金吗? 一、保险到期后退保能退多少 若是我们购买的是一年期限的保险,保险到期之后,保险公司是不退还保费的,因为我们已经享受这个保障了。 若是我们购买的是长期险,保险到期之后,…

    2022年12月8日
    342
  • 分期还本什么意思(分期还本什么意思啊)

    分期还本债券是指同一日期发行的债券本金在不同到期日分期偿还的债券。提前还本债券是指举债公司按契约规定,可在债券到期日之前通知债券持有者提前还本的债券。提前还本日期一般是有规定的,放在兑息日. 本金就是你用了一千块钱,分期中的本金就是你用的这一千块。其他的可以是利息可以是分期手续费。 分期还本是偿还借款的一种方式,有等额还款,有每月付息一次还本,你的分期还本就…

    最新资讯 2023年10月26日
    218
  • 怎么样才能退保?是怎么退的?

    商业保险市场上,行为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是非常完善的,而且市场监管非常严格。就拿消费者想要退保险的问题来说,就有严格的统一市场管理要求。那么到底商业保险产品怎么样才能退保呢?退保是怎么退的,一起来通过全文章的介绍全面了解一下吧! 一、怎么样才能退保 商业保险产品想要退保的话,统一的市场要求包括了两个: 1、一个是要求产品的投保人的同意,而且同意之后还需投保人本…

    2022年12月10日
    218
  • 养老保险怎么交?每月交多少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尤其是中年阶段的人,因此很多人都会给自己配置养老保险,如果是购买社保的话,那我们就会拥有社保当中的养老保险。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养老保险每月交多少钱,以及我们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哪一种是最好的? 一、养老保险每月交多少钱 1、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纳的标准为每一年100元、200元、一直到500…

    2022年12月24日
    229
  • 社保断缴过一个月有什么影响?影响生育津贴吗?

    现在因为离职从而导致社保断缴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有的人担心社保断缴后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十分发愁,但是又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那社保断缴过一个月有什么影响?可以补吗?本期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社保断缴过一个月的相关内容。 一、社保断缴过一个月有什么影响 社保断缴超过一个月势必会对养老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1、养老保险 一旦中断缴纳社保…

    2022年12月26日
    34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