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 小心不还款锁死手机

“400元授信额度,实际到手200元,借款期限为3天,3天后未能全部还款,按照一天100元收取逾期费”……套路贷遭遇多方严打后,这一荒谬的借款操作却仍在瞄准借款人实施收割之举,近日一个套路贷犯罪团伙被抓获,不看征信无需抵押类贷款引起广泛重视,随搜贷吧来看看。

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 小心不还款锁死手机

不还款“锁死”手机

12月12日,上海警方近期通报的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引起广泛讨论。在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秒速放款、高额低息等看似“福利”的诱导贷款噱头之下,网络非法放贷骗局近期有了抬头迹象。

通过一款所谓的“手机贷”产品,犯罪团伙在两个月内非法获利近26万元。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12月7日通报的信息,2021年8月初,市民吴先生看到网络上发布的小额贷款广告,据平台客服介绍,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只需要提供自用手机详细参数的贷款产品,按照手机回购价值的20%确定贷款额度。在向平台客服提供了自己的手机信息和登录账号后,吴先生在客服引导下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借贷类App。

按照约定,吴先生获得400元授信额度,收取200元服务费,实际放款200元,3天后需要全额还款,逾期未归还将收取每日100元的逾期费。最终,平台客服通过微信向吴先生转款200元,后由于吴先生未能在3天期限内还款,其手机被“锁定”无法使用,并遭到客服辱骂催还款。

经警方查证,该非法网络放贷团伙以“手机贷”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100-400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其中使用的“聚宝盆”App,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进行远程操控。

该非法网络放贷团伙成员于2021年9月初接连被抓捕归案。通过这一操作手段,该团伙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非法获利超26万元,涉案流水金额超50万元。

这一“手机贷”产品与此前盛行的“ID贷”如出一辙,均是通过向放款方提供手机账户信息进行贷款,借款周期短、利率高。还有部分平台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噱头,此类变相现金贷业务在2018年便曾遭监管点名,是典型的网络非法放贷。

“手机贷”本质上就是变种而成的违规高利贷,贷款用户提供的账户信息是平台的“风控手段”,由此逼迫用户还款。通过手机,放款方可以掌握用户大量隐私信息,用户信息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甚至还可能出现“骗中骗”情况,额外向用户索要钱财。

诈骗换汤不换药

临近年末,网络贷款类诈骗案件频频发生,除了上述上海警方通报的高利贷案件外,围绕网络贷款兴起的骗局中,还有部分直接上演了“空手套白狼”。

根据江西省新余市反诈中心12月9日通报,辖区居民通过“易信”App贷款,最终客服以输错接收账号、账号被冻结,要其缴纳保证金、诚意金等,最终该用户在转账6.8万元后发现被骗报警。

云南省龙陵县警方也在12月9日发布了网络贷款类诈骗的常见骗术,其中提到辖内居民通过“宜发金融”App贷款后,获得15万元贷款额度,但需要先行充值999元才能提现。在完成充值后,又被告知银行卡错误,最终需要交30%解冻费才能提现,进而造成资金损失4.5万元。

“各类典型网络贷款案件背后,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诈骗行为,用户只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就能够识别风险。”“尤其是临近年关,不少犯罪分子存在‘捞一把’的心理,骗局高发时刻,用户在涉及贷款、转账等行为时更应该加强警惕。”

在前述“手机贷”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发放数百元的小额贷款,“锁”住了用户价值更高的手机,很多受骗用户为了正常使用手机,或是认为受损金额较少,选择忍气吞声,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用户这一心理,肆无忌惮地开展违规贷款业务。因此,用户在发现被骗后,要勇于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避免助长歪风邪气。

“而有正常借款需求的用户,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正规贷款在放贷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凡是在放款前,以服务费、保证金等名义收取费用的,均属诈骗行为。”用户在防止受骗的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借贷。

(0)

相关推荐

  • 6万网贷逾期两年了怎么办?做好这几点

    目前市面上的网贷平台很多,很多人认为这些平台欠的钱是不能还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最近刚好有人咨询小编:6万网贷逾期两年怎么办?今天,小编将为您分析。 欠网贷6万多还不起了 怎么办? 一、为了停止网上贷款,不要考虑提高贷款,只会使债务越来越大。我们的目的是消除债务,而不是总是让自己负债累累,贷款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坑。 二、假如是年利率超过36%…

    2022年9月13日
    270
  • 什么贷款app容易借到钱?这几个正规安全

    相比较于传统贷款,网上贷款app自上线以来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贷款app借钱不需要抵押担保,吸引了不少借款人申请。不过大多数网贷都会查征信,就能看到借款人的信贷记录,包括还款状况、负债情况等,征信不好的借款人是很难通过审核的,那么什么贷款app容易借到钱?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贷款app容易借到钱? 1、易开花 易开花是北银消费金融旗下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

    2022年9月8日
    266
  • 提前还清房贷款需要违约金吗

    房贷指的是买房的时候在银行申请了贷款,银行把贷款资金打给开发商,即可签订买房合同,后续贷款人按月还房贷给银行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提前还清,这样可以减少总利息的支付,但是需要面临违约金的问题。 是否有违约金得看合同里面的规定,一般是房贷满一年后提前还清是没有违约金的,房贷未满一年提前还款是有违约金的,违约金最高是6个月的房贷,具体多少看银行的规定。违约金…

    2023年4月3日
    214
  • 贷款额度低怎么办?了解一下这几个提额小技巧

    现在市面上的信用贷款产品越来越多,很多人也会通过这些小额贷款来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但是因为借款人自己的原因,获取的贷款额度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因此不少人咨询小编自己申请贷款额度很低怎么办?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贷款额度低怎么办? 1、增加贷款辅助资料 很多贷款平台可以上传信用卡账单、芝麻分等认证资料,良好的消费记录和信用积分也有助于提升贷款额度。如果借款人名下…

    2022年9月8日
    220
  • 支付宝借呗为什么被关

    虽然说,关于借呗一直以来都是口碑两极分化,但整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其不论是从利息还是周期上来看,都是不亚于银行借款的,但申请却要比银行贷款方便的多,属于性价比非常高的小贷口子。 在过往使用借呗的过程中出现了逾期还款的情况,对于支付宝来说,不管是用户主观还款意愿不强造成的,还是客观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都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为了确保自身资金安全,会直接关…

    2023年4月12日
    230
  • 100%可以借钱的平台2022有哪些?几个不查征信秒下款的口子

    那样100%可以借钱的网络贷款2022都有哪些呢? 100%可以借钱的不看征信的: 1、闪电贷 要是在招商银行进行办理投资理财产品,或者对公,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消费者可以办闪电贷,再提交身份证件、手机运营商、手机联系人、储蓄卡等个人资料就可以。新产品的借款额度最大是30万,应用期限最多是24个月。 2、花薪 根据花薪的审批后,更快半小时内就可下款。目前该商品…

    2022年9月26日
    312
  • 信用贷款去哪办理?个人信用流程包括哪些?

    个人信用贷款额度起点为2000元,贷款金额不超过借款人月均工资性收入的6倍。想要办理个人信用贷款首先你必须拥有有效的身份证件,户口簿并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有稳定的职业和借贷日期半年以内的银行流水证明,未婚需要提供单身证明,已婚需要提交结婚证以及配偶的相关资料。 银行关于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是不需要抵押物,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并且审核是比较严格的,经过综合评…

    2024年3月4日
    181
  • 你我贷没有显示资方

    大部分申请过网贷的人都知道你我贷这个贷款口子,相较于其他的网贷产品,你我贷算网贷中的老江湖了,网贷市场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你我贷就出现了,也吃了第一波网贷的福利。现在随着有关部分对网贷市场的严格监管,你我贷也进行了整改,但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会会出现看不到资方的情况。 你我贷是一个贷款平台,和很多放款方都有合作。当申请人满足平台的放款条件…

    2023年4月24日
    252
  • 支付宝里借呗怎么突然消失了

    支付宝旗下的借呗,可以说是贷款行业内关注度最高的信用贷款产品,不少用户都在想办法开通该产品。近期,却有一些有借呗额度的用户突然发现,自己的借呗不见了,额度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1、未通过系统审核。支付宝系统并不会发放借呗额度后不再管理,而是会不定期的对用户的个人账户进行审查。若是发现用户的账户活跃度下降,个人信用存在不良记录,那么很可能会收回额度,情节严…

    2022年9月2日
    324
  • 微信分付如何开通借款功能?

    微信分付本质上与其他个人信贷产品一样,是先消费再付款的支付方式,但是是按日计算利息的,不过使用起来很方便,若是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去开通。 【1】在手机里面打开微信,点击支付; 【2】从支付界面进入钱包; 【3】点击开通后的支付分; 【4】勾选同意即可开通,可以查看自己的微信分付额度了。 微信用户可以从分付借钱用于购物、消费,借款消费后每天都要…

    2022年9月2日
    61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